螺紋元件

一 螺桿局部構型設計
根據捏合同向雙螺桿擠出過程一般由固體輸送、熔融、熔體輸送、混合、排氣等區段組成,以及同向雙螺桿是組合式,即整根螺桿是由完成不同功能的螺桿區段組合而成的特點,因而整根螺桿的組合應包括兩方面:一是完成不同局部功能的各種螺桿區段(即局部構型)設計,二是針對整個擠出過程完成的任務,整根螺桿的組合設計。這里先討論螺桿的局部構型設計。
1、加料段:此處所指的加料段,是指第一(或主)加料口下方對著的螺桿區段。對這一段的主要要求是能順利地、多適應性地加入物料,包括能適應各種形狀的粒料、低松密度的粉料、含有纖維狀添加組分的物料的加入。據此,大螺距、正向螺紋輸送元件用在此處可獲得最大的加料能力。有資料推薦這一段也可采用加大螺槽深度的螺紋元件,可使其容積輸送能力超過一般標準螺紋元件,因而也可獲得較大的加料能力。對于ZE-A系列,在給定的中心距下,果敢外徑D于螺桿的根徑d的比值由ZE系列的D/d=1.24加大到1.43,其后來的ZE-R系列其D/d=1.74,這比ZE型的體積增加了2.3倍。
2、用于壓縮物料的螺桿局部結構:像單螺桿擠出過程一樣,在固體輸送段要將松散的粉狀物料壓實或提高粒狀料在螺槽中的充滿程度。以利于促進物料的熔融、塑化,就要設置能實現這一要求的螺桿局部結構。分段改變螺距,使螺距由大到小,這是當前流行的組合式雙螺桿通常采用的方法。應當指出,加工低松密度的粉狀物料,在組合不同導程螺紋元件時一般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但若加入的是顆粒料,則相接螺紋元件導程的變化有時會導致擠出機過載,為此在設計相鄰導程變化的程度時要考慮到這點階躍式導程變化對充滿度的影響。
3、用于熔融塑化的螺桿局部構型:熔融塑化給定聚合物的最佳螺桿構型取決于物料的比熱容、熔點、熔體粘度以及聚合物在固體狀態時粒子的大小。用于熔融、塑化的局部螺桿構型設計的目標是在設定的溫度下將固體物料均勻、快速熔融。使物料熔融的熱源有兩個,一個是由機筒加熱器提供的外熱,另一個是由螺桿導入的機械能轉變的摩擦熱、蘇醒形變熱和剪切熱,而后者是主要的。為導入剪切熱,在熔融塑化段應設置捏合塊、反向螺紋元件、反向密煉機轉子式(或大導程)螺紋元件,并將這些元件在預定的螺桿軸向位置與其上游的正向螺紋元件有效的組合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