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攻螺套

產品工藝
1、增大攻絲前孔的直徑
合適的螺紋底孔對于螺紋加工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尺寸稍大的螺紋底孔能有效降低攻絲過程中產生的切削熱和切削力。但它也會減小螺紋的接觸率。
2、控制切削速度
由于鈦合金具有較大的彈性和變形率, 因此需要采取相對較小的切削速度。在加工鈦合金零件的小孔時, 推薦采用的圓周切削速度為200~300 mm /min。我們不推薦采用更小的速度, 因為那樣會導致工件的冷作硬化。另外, 也需注意刀具破損而導致切削過熱。
3、使用專用夾頭
機攻絲錐須有專用夾頭, 對盲孔螺紋的機攻需先攻至距孔底2~3 扣處再用手攻。設計鈦合金零件上的內螺紋時, 螺紋尾扣長度不應少于4扣, 要比一般標準尾扣長些。如有可能, 則最好將尾扣設計成退刀槽形式, 使絲錐攻到底時切屑容易排出又不會造成崩刃。
4、考慮刀具的幾何尺寸
(1)前角和后角。小前角可提高切削刃強度, 從而增加刀具壽命; 而大前角有利于切削長切屑的金屬。因此在對鈦合金加工時, 需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的因素, 選用合適的前角。大后角可以減小刀具和切屑之間的摩擦。因此有時要求絲錐后角為40°。在加工鈦合金金屬時, 在絲錐上磨出大后角, 有利于排屑。另外, 全磨制絲錐和刃背鏟磨的絲錐也有利于攻絲。
(2)容屑槽。在深孔攻絲時, 需減少絲錐槽數, 使每個槽的容屑空間增大。這樣, 當絲錐退刀時, 可以帶走更多的鐵屑, 減小由于鐵屑堵塞而造成刀具破損的機會。但另一方面, 絲錐容屑槽的加大使得芯部直徑減小, 絲錐強度受到影響, 也影響切削速度。螺旋槽絲錐比直槽絲錐更易排屑。
5、冷卻液的選擇和使用
冷卻液應選用高活性的以潤滑為主的混合液, 冷卻絲錐, 防止絲錐和切屑的粘接。因此我們選用了工業豆油和煤油的混合液, 用15%油酸、60%硫化油和25%煤油的混合液, 用加氯的硫化冷卻液或F43切削油, 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加工鈦合金時, 必須保證切削液到達切削刃。為改進冷卻液的流量, 推薦在絲錐的刃背上開冷卻槽。如果直徑足夠大的話, 可考慮采用內冷卻絲錐, 也可在絲錐上開多個油槽。為了幫助冷卻液輸送, 國外還經常采用特殊的潤滑涂層。
